羅馬人之服裝
在大約公元4世紀末的時候,日耳曼名族大舉地遷移至西歐地區,並逐步的驅離原本統治此地的西羅馬帝國,導致西羅馬帝國最後的滅亡。
在俗稱為野滿人的日耳曼人入侵之前,西羅馬帝國是歐洲擁有最高知識文化及生活水準的統一帝國,服裝上他們沿襲了濃厚的地中海半島及希臘風格。
以整件式的布服托加(Toga),丘尼卡(Tunica), 拉塞魯納(lacerna)為主。女性的外衣則稱之為斯托拉(Stole)及帕拉(Palla),另有一種男女皆穿旅行用之佩奴拉(Paenula)。
圖1: 托加(Toga)比例圖
托加(Toga)是男性所專用的外袍,也有少數孩童或低階的妓女會穿。
托加是歷史是可考究最龐大的衣服,早期為方形,後期改為橢圓形。長至6米(yard), 寬至2米(yard) 。
顏色上以身分地位的象徵去做分類,古羅馬帝王穿著紫色,元老為紅色或紫紅色鑲邊,一般人的為米色或白色等。簡單而前就是一大塊羊毛布纏繞者身體。
雖然看起來很威武,但托加其實很笨重,冬天不禦寒,夏天又悶熱,並且不防雨,防風,防曬。
因為太過龐大了,不能由身著者自己穿上或脫去,也不利於活動,打仗及奔跑。所以托加其實是非常的不符合人體工學及基本需求的,也就自然地慢慢地被淘汰掉。
圖2:丘尼卡(Tunica)穿著示意圖
丘尼卡(Tunica)是男女及孩童皆可用的內穿服,他是用兩片羊毛織物去縫合的衣服。
衣服留有領口及袖口,穿著時在腰部繫上帶子,形成衣物上有皺褶。男生大多穿著及膝的丘尼卡,女生則穿包裹至腳踝的丘尼卡。
丘尼卡因活動上比較方便,成為羅馬市民主要的用衣,但在有必要時,他們也會混搭丘尼卡在內,托加在外。
圖3: 馬龍.白蘭度在電影中身穿拉塞魯納(Lacerna)
拉賽魯納(Lacerna)源自於北歐地區,是屬於比較新潮的外來衣物。
簡單來說就是羊毛織物做成的防寒斗篷,長至腰際線,披掛在上身並在胸口或肩膀上用別針固定,雙手可以自由活動。
拉賽魯納也有各種的顏色。一開始是由士兵或低下階級來穿著,但因為太方便了又禦寒,所以快速地引領時尚照成全羅馬帝國的階級都開始穿這種衣服。
通常是穿著在托加之上,但這樣還是不太方便活動吧。
圖4: 身著斯托拉(Stolla)的女子
斯托拉(Stola)是女性用的外衣, 用兩塊布所縫成, 長至腳踝或腳,群擺有摺。
因為太長了時常拖地版,所以需要在腰間繫上帶子並把多的布料紮起來。有時一條帶子不夠那就繫兩條,胸下腰間各一。
布料通常前後較寬做以遮手。這種服裝顏色很多符合女性愛美的特性,並在外面套上女性斗篷帕拉(Palla)做搭配。
圖5: 帕拉(Palla)之穿著示意圖. 左為帕拉+斯托拉 右為斯托拉
帕拉(Palla)是女性用的斗篷,也是一大塊布宛如托加,材料用於麻織物或羊毛織物。
穿著方式因應時期而有不同,但主要目的都是用於遮住身體,雙手,頭部,並禦寒。
跟托加一樣,這樣披者一大塊布實在是很不方便,不過古羅馬女性倒是很能接受。
圖6: 男子身穿的佩奴拉(Paenula)
佩奴拉(Paenula)是全身長的帶帽斗篷, 外型很像是今日用的套頭雨衣,只不過是用毛織物或動物皮革所製成。
佩奴拉可以是半圓型,橢圓,或全圓邊形,通常帶有斗帽,中間留有開口給頭伸出。衣長不等但可從膝蓋至全身。
這種衣物最早是下層階級所穿,但因為便利於擋風,擋雨,旅行所以到中世紀時都還一直存在並成為傳教士用的禮服,可說是羅馬時期至今最有傳承的服裝典範。
羅馬時代的歐洲居民,穿著打扮受東西羅馬帝國的影響極為的深厚。
但因為時代的變遷,活動便利的需求,日耳曼蠻族的入侵等等,歷史上日耳曼民族的服飾及變化反而對日後的歐洲服飾有更廣泛的影響。
並進一步的奠定今日西方服裝中上衣,褲子,外套等等分類的雛形。
留言列表